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办公室业务》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办公室人员如何应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
杂志文章正文
办公室人员如何应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
发布时间:2018-02-04        浏览次数:1072        返回列表

自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出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来,甲型HIN1流感就开始被世界卫生组织高度重视。世卫组织之所以对这次疫情高度关注,主要源于三大理由:这次出现的人流感病例与动物流感病毒有关联,而且在实验中已证实引发疫情的病毒是猪流感病毒A/HIN1亚型,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猪流感病毒;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疫情在多个社区爆发;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而不是季节性流感的易感人群——老人和儿童,这与人禽流感非常相似。

截至北京时间7月5日22时,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89921例甲型HINI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382例。在中国,北京、四川、山东、广东、福建、浙江、湖南、上海、湖北、河南、天津、江西等地陆续出现确诊病例,广东、福建、四川、北京等地还出现了二代病例。截至7月5日18时,中国内地有24个省份累计确诊病例1040例,其中输入性病例758例,本地感染282例,没有出现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办公室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接触的人员较多,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跨国、跨州、跨区传播的严峻态势,也开始对自己是否会患上甲型HIN1流感而担忧。那么在甲型HINI流感疫情流行期间,大家该如何来加强自身防护呢?

一、正确认识,避免恐慌

甲型HIN1流感的病毒特点是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但短期内病毒变异的可能性较小,病情较温和,病例多为青壮年。绝大多数病例以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重症或死亡病例较少。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如达菲救治有效。轻症患者可居家对症治疗,有些无需治疗即可痊愈。因此,正确的认识甲型H1N1流感有助于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情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就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根本所在,有助于阻断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是防止疫情传播最直接的手段。

一要勤洗手。澳大利亚学者曾经做过实验,用酒精擦手和用肥皂洗手都能有效降低手掌上H1N1病毒的浓度,而且用肥皂洗手比用酒精擦手效果更好、更快捷。这是因为肥皂含有皂碱、天然椰子油、玉兰油及葡萄籽精华等原料成分,具有较好的去污除菌功能。在手上打上肥皂后,将十个指头及手掌手背反复搓擦,再用清水冲净,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甲型H1N1流感。

二要勤通风。夏天,办公室人员喜欢呆在空调房里,空调虽然可以使人感到舒适,但从保护呼吸道的角度来看,未必有益于健康。办公场所和自己的居室要经常通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防止被传染。

三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量不去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如医院、车站、影剧院等,减少外出聚会、访友等活动,避免被传染。

三、适量的茶饮有助预防甲型H1N1流感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疗效显著。下面介绍两款中医茶饮供大家参考。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人沸水200ml - 300ml,加盖浸泡5- 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另外,抗病毒药物如达菲虽然对救治甲型H1N1流感有效,但其预防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预防感冒的中药也不宜长期服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一般服用3-5天即可;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文荣医院)

大事回顾

南方洪灾近4千万人受灾胡锦涛要求确保民众安全

6月底以来,中国南方地区持续强降雨,广西、江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等12省区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截至7月5日16时,受灾人口3937 2万人,因灾死亡75人,失踪13人,紧急转移安置93.8万人,倒塌房屋10 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0 2亿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分别就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地区采取得力救援措施,把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共同做好防汛抗灾工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央研究部署新疆维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7月8日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有关部门关于处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乌鲁木齐“7·5”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和武警部队,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做了大量艰苦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网)

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就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他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大限度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形成全国各族人民齐必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

(来源:新华网)

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阔大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指出,凡是具有决策严重失误,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等七种情形之一的,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暂行规定》的分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新华网)

我国将推进财政“省管县”

财政部近日发布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近期,首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意见明确,在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要确定市、县财政各自的支出范围,市、县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权范围内的支出责任。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市市、县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市、县。市级财政可通过省级财政继续对县给予转移支付。

(来源:广州日报)

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自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有效运用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考核内容,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要注意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意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要改进考核方式,坚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合理安排,相互补充,增加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着力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

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自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有效运用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考核内容,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要注意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意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要改进考核方式,坚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合理安排,相互补充,增加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着力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

(来源:新华网)

四川红头文件将有“保质期” 第一批清理废止五万余件

7月9日,四川省政法法制办发布消息,自4月1日至今,经过三个多月努力,该省清理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经统计,全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第一批废止、失效的规范性文件共计50251件[来自wWw.lW5u.CoM]。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清理后四川省将逐步建立“红头文件”的有效期制度。有效期制度的建立,将使“红头文件”像食品一样,有了“保质期”。省政府法制办[来自wwW.lw5u.cOM]主任张渝田表示,过去的一些“红头文件”与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和现代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还有部分早期文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这次清理依据“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贵统一”的原则开懚,着力纠正与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章冲突,不利于民生、生态环境保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以及超国民待遇的内容。

(来源:法制日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