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督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杨少军
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而督促检查正是推动落实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式。实践证明,没有督查,工作就难以深入。现在,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冲刺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督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创新督查理念,强化督查手段,完善督查机制,转变督查作风,不断提升督查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确立全新的督查理念是做好督查工作的前提
任何一项工作,只有创新才能充满活力。督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服务性很强的政务工作,督查人员必须创新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确立 “紧贴中心、站位全局、瞻前谋划、务求实效 ”的督查理念。
一要紧贴中心。督查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服务。这就决定了督查工作必须围绕党委一个阶段、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去开展。督查人员只有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督查,才能知道该抓什么,先抓什么,重点抓什么,才能抓住督查工作的主要矛盾,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督查工作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要站位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所谓站位全局,就是要把督查工作放到党委工作的大局之中,想问题、办事情、当参谋、提建议,都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中行动。在实践中,要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看督查的内容是不是准确地体现了党委的意图,看督查报告的立意是不是领导所思考的主题,看督查中是不是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有价值、有见地等等,从而确保督查工作的全过程都与党委决策需求合拍共振。
三要瞻前谋划。督查工作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在充分把握督查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外延。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常规意义上的督查,推动党委决策落实和反馈决策落实情况,促使矛盾和问题解决;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吃透决策精神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决策落实过程中的典型和经验,及时发现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补充、修正和完善的意见,尽可能地总结、提炼、升华成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有价值的资料,为党委决策提供前瞻性服务,从而发挥督查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
四要务求实效。督查的目的就是要不断解决问题,推动决策落实。解决问题的多少,取得实效的大小,是衡量督查工作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督查人员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紧紧抓住那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要充分利用督查这一有效手段,认真解决一些地方和[来自Www.lw5U.com]部门在决策落实过程中执行不力、行动迟缓、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把党委的决策不折不扣地贯彻下去,把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地抓出成效。
二、抓大事、难事、急事是做好督查工作的重点
督查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如果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顾此失彼,甚至会拣了芝麻丢西瓜。在督查过程中,督查人员必须突出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大事、难事、急事上,以重点带全局,以典型促一般。
一要抓大事。所谓大事,就是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本级党委的中心工作。我们要把督查贯穿于决策落实的全过程,通过及时督、跟踪督、反复督,促使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得到具体落实。年初要围绕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本市的各项目标,认真分析,深入研究,确定全年的督查重点,制定具体的督查方案。年中要定期听取汇报,了解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已经落实的,要看落实效果;对正在落实的,要看完成进度;对尚未落实的,要查清原因,并提出尽快落实的措施。
二要抓难事。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这些都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难事,情况复杂,处理棘手。对此,督查人员不能知难而退、心存畏惧。事实表明,一个难点问题的突破,往往会激活全局,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督查的关键应该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难题上,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点问题,推动决策的落实。近年来,我们围绕企事业单位改制、城市拆迁拆违、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督查活动,既帮助群众解决了问题,又保证了各项工作在稳定中顺利推进。
三要抓急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每一个电话,每一封来信,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尽快处理。特别是涉及最低生活保障、再就业、因病致贫、上学难、房屋拆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我们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漠然视之,必须及时督查督办,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对具备条件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尽快加以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明确答复时限,事后注重跟踪,及时办理。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做好督查工作的关键
督查工作靠少数人、少数部门不行,只有建立健全有效、切实可行的督查机制,才能形成推进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一要健全责任机制。一是强化市领导的责任。抓督查工作,市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做到在研究决策的同时考虑决策的落实,在部署任务的同时安排好督查工作,不仅要带头 “抓落实 ”,还要带头 “查落实 ”,努力形成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二是强化职能部门的责任。为保证市委各项决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要赋予督查机构必要的组织协调权、专项查办权、情况通报权等,给督查人员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努力成为督查工作的主力军。三是强化部门责任。各乡镇、各部门都要建立督查网络,明确“一把手 ”为督查工作第一责任人,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二要健全监督机制。一是舆论监督。要在各类媒体上开设专栏,定期公布全市重要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经常开展全市重大督查活动,安排媒体记者参加现场采访报道,发现问题当场曝光。二是群众监督。在电视台、报纸、网站上设立投诉热线,随时接 听群众来电来信,鼓励群众反映落 实不力的问题,随时安排有关部门 处理;定期组织全市党政干部下 访,及时了解民情、化解民忧、纾解 民困。三是特约监督。常年聘请部 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作 为特约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 虚心听取他们对全市经济社会发 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全市各项 工作的开展。
三要健全考核机制。我们将督查工作列入全市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的内容,制定以决策督查、专项督查、信访督查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委督查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根据各乡镇、各部门对市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实施 奖惩。以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考核、 严厉的责任追究,狠抓不落实的人 和事,保证了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 落实。
四、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是做好督查工作的根本
督查的过程是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促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经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风险。要保证督查工作一督到底,不仅要有顽强的意志,而且要有过硬的工作作风。
一是树立求真务实之风。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督查工作的大忌。在督查工作中,要力戒“坐着车子跑、隔着玻璃瞧、注重听汇报、满足看材料 ”的飘浮作风,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舍得花力气、下功夫,[来自wwW.Lw5u.com]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力戒走过场、图形式、搭花架子的虚假作风,必须讲真话、使真劲、报真情,追求落实的效果;要力戒绕开矛盾,掩盖问题,浅尝辄止的肤浅作风,必须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善始善终。总之,要把求真务实贯穿到决策实施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方面,直至决策真正转化为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
二是树立雷厉风行之风。督查工作是一件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我们没有紧迫感和时效观念,在工作中疲疲沓沓、拖拖拉拉,就起不到促进决策落实的作用,就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而损害党的形象和领导同志的权威。为此,我们必须培养积极主动的意识,树立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作风,不断加快节奏,提高督查效率。要变被动督查为主动督查,变阶段检查为全程监督,变一般催办为限时办理,使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好的效果办结。
三是树立顶真碰硬之风。实践表明,我们所树立起来的督查权威,首先来自于我们敢碰硬、不怕得罪人的工作作风,这应该成为督查工作的基本原则。不可否认,督查工作本身是一件容易得罪人的工作,弄不好还会招来冷言冷语,甚至威胁恐吓。但要使督查工作让领导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就必须无私无畏,迎难而上,敢于坚持原则,敢于顶真碰硬,不怕得罪人。对那些思想认识不到位,执行政策有偏差的工作人员,要当面批评督促;对那些我行我素、阳奉阴违的典型,要严肃追究,决不手软;对那些性质严重、反响强烈的问题,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只有这样,督查工作才能督出效果,督出权威,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波助澜。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姜堰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