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了,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和品位也更高了,对声乐艺术追求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和家长毅然投身于学习声乐的大军中来。
那么,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声乐人才呢?人们从内心深处对声乐艺术又是如何理解的?一个声乐学习者怎样才能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上需要的声乐人才呢?
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
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声乐人才,必须要了解历史、文学及其它艺术门类,还要具备音乐理论的知识,如和声、作曲、乐理、基础作曲等,而且对作品的内涵耍做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歌曲的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
二.具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及独立的表演风格
我国著名的旅美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在他二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总结出最让他深感压力的不是高音,而是风格。这里包括语言、音乐、修养和声音,这四者融和在一起才能形成个完整的风格。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工作者思想、生活素养、知识、人格、艺格、思格逐步积累的总和。从事任何艺术离开了风格就没了艺术。因此,一名社会需要的声乐人才,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于同一首歌曲,由于演唱者的演唱风格不同,在审美意识、观点、情景等方面不尽相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如:著名歌唱家卡拉斯和萨斯兰在演唱唐尼·莱蒂的歌剧《拉梅儿穆的露琪娅》时,就有不同的风格,卡拉斯塑造的露琪亚有气魄激昂,而萨瑟兰创造的形象则比较抒情和温柔。
三、具有驾驭作品、表演作品、感染观众的能力
这需要在一定的演唱技巧上,恰当地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形体、服饰等和观众交流,去完成作品,让演唱技巧为作品服务,使技巧成为演唱的根基,让技巧自然地融于艺术之中,并使这个声音艺术得到良好的发挥和利用。歌者要大方、自然,在舞台上游刃有余,把观众带进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中去,在音乐中享受和体味人间的最真挚的情感,随着作品的喜而笑,随着作品的悲而哭,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是声乐艺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观众最喜爱、最欢迎、最佩服的艺术家。
笔者曾利用演出机会访问一些歌唱者和歌舞团体,从一些歌唱演员那儿了解到:一个演员一旦进入社会,成为人民群众的服务者,就要适应社会,适应舞台,适应你的观众。能够驾驭作品、体现个性、拥有观众的演员,就是好演员!
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成为观众所喜爱的声乐人才,让声乐艺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呢?
一.首先要把声乐训练看成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建立个好的歌唱习惯尤为重要,著名歌Ⅱ昌家李琼通过七年的训练,在其各位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和自己对声乐的不懈追求中,唱出了动人心魂的《山路十八弯》,其唱功和整个舞台的表现中,‘一字、一音、一动作、一神情,都是多年来的寒窗苦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所以,我们要克服因懒惰而缺少毅力和自信,半途而废的毛病,要学习艺术家们的执着的精神,因为好的生活习惯和好的做人习惯,好的歌唱习惯都一样霞要,都是一个长期自律并坚持的结果,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多和社会接轨。可和一些琴行,演出团体、演出公司等单位联系,适当地做一些有关于本专业的业务。如可到…些琴行授课,教…些小学生或刚起步的成年人唱歌,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体会声乐艺术的内涵,促进自己、完善自己;参与或观看一些专业团体的演出,如参与某合唱队,先做一个好的合唱队员,和众多人一起训练中磨练自己,这对取得演出经验,找一找上台的感觉,熟悉舞台的氛围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另外,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社会上的歌唱演出活动,也可以得到很多的锻炼。
三.多听、多看同行的演出、讲座、音乐演唱会。在他人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并对照自己的艺术行为来反醒自己,多记录、多推敲,多演练、多学习。也可看一些录相、VCD等关于声音演唱方面的资料,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多参加一些声乐比赛。目前,文化部门、媒体、教育部门,企业都有不同的声乐比赛,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应积极参加,多去锻炼,这里也需要专业教师的配合。老师应多帮学生从技巧、表演等方面处理作品。笔者也曾调查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一些比赛。问其原因:原来是声乐老师说,现在唱得还不行,等唱好再去参加一些大比赛,像这种小比赛就不要参与了,无所谓。这种观点,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没有哪个歌者能一跃飞上枝头,没经过锻炼就能成为一名成熟的歌手,人的成熟都要历经磨练,艺术的成熟需要艺术的实践。
另外,作为一名声乐演唱人员,还可以多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到一些单位去义演,把歌声献给贫困地区、孤寡老人、荣誉军人,用爱心去帮助别人,既锻炼了自己,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用心歌唱,用情抒发。著名的歌唱家卡雷拉斯说过:“那股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觉必须是一切的来源,否则就会功亏一篑!”看来,要想使一个声乐艺术追求者很陕成为社会群众艺术舞台的有用人才,必须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教师做起,从歌者本身做起[来自Www.lw5u.coM],[来自wwW.lw5u.cOM]这是-个长期的、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的工·作。声乐工作者只有与社会相融,与时俱进,才能充分展示声乐艺术的科学性和时代感,才能为艺术百花园增彩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