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短短的三十年间,时代变迁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一代青少年们无一例外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作为青少年们中一个极特殊的群体——少年杂技学员,他们的教育也要求与时俱进,具人性化、时代感。
一.当代少年杂技学员的特点
每一个时代的少年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每一个时代的教育都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了相应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即“传统导向性”人格。历史地看,这种人格是客观的、合理的、积极的。但它也有封闭性、保守性、缺少创新求变性的一面。
自开放以来的青少年,特别是杂技学员,已从过去“传统导向型”转入到“自我导向型”人格。从家庭背景上看,大致可分三部分:一是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子女。二是父母离舁单亲家庭的群体。三是个体经营者的子女。缺乏文化教育,早熟、易走极端、心理发育不完全是这部分人的共同特点,因此也可说这是一个极特殊的自我导向型群体。一方面他们有一技之长,并多次出国演出,见过世面,有机会真接感受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这对他们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和文化背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不完全,使这个群体显得思想单纯,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波动性大,容易接受或否定某—种正确或错误的观念。
这个群体也普遍存在着叛逆行为以及消极态度。对他们来说,同伴和朋友的认同比家庭重要。信奉“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价值观。他们强调自我、早熟、现实,他们总是先问能得到什么,再决定如何做。
综上所述,当代杂技学员可以归纳以下四个方面特点:第一,能够自我把握、重视自我潜能的培养,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不足,能正确审视自己,知其长也知其短。第二,家庭观念淡薄强调自我,喜欢在各方面表现自己的个性。第三,有较强的表现欲,勇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争取机会锻炼自己,进行自我推销。第四,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观念多元化并容易喜新厌旧。由此可见,对这一极特殊群体的教育就更具挑战性,如何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便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
我们必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谐地相融合,用具有时代感的、具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二,倡导人性化教育,要管与疏、禁与放相结合
用“传统导向型”的灌输模式去对待“自我导向型”的边缘群体,不仅格格不入,反而使他们的叛逆心理得到的刺激,以致丧失理智,不考虑后果。这种传统的管、卡、压的教育忽视了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使看似单纯的少年杂技学员却变得十分“复杂”和“顽固’。因此,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必须在社会现实中去积极探索。教育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对待这个特殊的“自我导向”群体,用他们中间涌现出来的优秀少年做榜样,用他们的实践和聊身说法来实施教育。
实际上,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方法,若没有严肃认真的纪律来作保证,与上述的教育方法相结合,就不能保证深入细致将工作落实。缺失其一,教育就不能在正确平稳的前进。故我们要管和疏结合、外界约束与自我约束结合、思想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相结合。三,剧团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和谐共通
对少年杂技学员实施的教育,仅靠剧团教育是不够的,还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和谐共通,形成一个剧团、家庭、社会几方面相互交织的教育网络。
家庭是少年杂技学员的第一个受教场所,更是他们成长、生活的一个主要阵地。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更是子女仿效的重要对象。因此,剧团教育要和家庭教育协调一致,经常保持联系与沟通。除了剧团教育和家庭影响之外,社会教育也是非常重[来自www.lW5u.CoM]要的方面。因为教育过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实现的,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少年杂技学员作为社会成员,在与社会各方面的交往中,受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直接影响。有人说,“社会是个大学校”,也有人说,“社[来自WWw.lw5u.com]会是个大染缸”。这说明社会影响具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与家庭、社会协调配合,充分利用社会影响中的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情境和条件,促使少年杂技学员向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或消除某些消极的社会影响,做到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以上几方面是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掌握这一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使教育工作既具人性化、时代感,更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