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剧影月报》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议乐队演奏员的休养
杂志文章正文
小议乐队演奏员的休养
发布时间:2018-02-03        浏览次数:172        返回列表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泰兴市歌剧团具有一个四、五十人的管弦乐队,在当时的县级剧团拥有这样一[来自WwW.lW5u.com]个庞大的乐队是比较罕见的,剧团所到之处,均给当地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来自WwW.lw5u.Com]。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科技的产品逐渐占领我们的生活,就拿歌唱来说,由原先的乐队伴奏到后来的卡拉OK.直到现在的迷的制作音像产品,一台迷的机的功能远远超过一个大型乐队的功效,且所完成的作品经济实惠,大众均能接受,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就必然产生了大量的富余乐队演奏人员,那么,我们这样的演奏员在这种形势下该如何自强不息,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拓宽视野。我作为一名单簧管演奏员,历经长达近20年的乐队伴奏实践,我领悟到:作为一名演奏员,不能只是凭借用物化的音响结构去完成丰富多彩情感的表达,提高修养与境界尤为迫切与重要:

1.树立本体意识和认知能力

作为一名乐队的演奏员,我不会因时代发展而去改行、转业,这是一名演奏人员必然始终坚持的原则。也只有在拥有这种信念的前提下,才能有继续工作的可能。试想,面对如此深厚底蕴的民族音乐,你对她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或若无情感的共鸣和心灵感悟,那你的演奏只能是依谱操琴而无深层的艺术追求。 现阶段的演奏员,在每一部新作排演的过程中,在提高演奏技艺的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对作品的理解上,力求读懂乐谱、析透乐谱,除此,还要尽其所能地去熟知作品的时代背景及相关的音乐要素,有了这种深切的感悟和认知,在拨弄的琴弦声中,似乎多了一点艺术的感染力,多了一点对音乐作品精细的艺术化处理。

2.增强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台大戏中乐队的伴奏,是整体艺术的有机部分,又是一种与旋律彼此交融,营造艺术情境,塑造人物音乐形象不可缺少的元素,鉴于此,演奏人员在实践作品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传统成法与现代意味如何融洽,作品风格和剧种如何贴切、技巧和表情的统一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为乐队伴奏所承载着以“伴”为主的艺术表现特点,决定了它的律动重在传情,而非是单纯的炫技,不可为技术而技术,而要坚定把握作品的内涵,再现音乐的完整性。

乐队通常是集诸多乐器为一小型组合的综合体制,乐队工作的特殊性,力求通过对各自独立器乐的充分展示,运用乐队的语言表述,把音乐富于感染力的个性化旋律,不同乐器音色的对比与平衡协调,音乐声腔与器乐语言的有机结合,部统一于同一个运作起点上,取得整体逻辑性的统一与发展。

3.探求发展思路.提高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音乐发展趋势对于乐队的整合组建,中西乐器混合运用的个性能量,乃至演奏技法的拓展等等,都与人们在听赏上所形成的审美情趣有所差距。如何使乐队充满生机、活力无限?首先要从多形式的艺术实践中,培养自己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化的素养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获得施展才华、发挥能力的平台。其次要有发展的信心和勤奋的精神风貌,敢于从改变思想上的惰性入手,去带动艺术上的突破。我深信,音乐形态的多变发展离不开超前思维的支撑,高水平的演奏总是与勤奋好学分不开的,要想使自己的演奏在整体表现效果中,显得非常放开、富有激情,更具感染力、想象力、爆发力,那决然是要靠日常化、有序化、严格化、规范化的艰苦训练才能创造提高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