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剧影月报》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黑白木刻版画的色、力与印痕之美
杂志文章正文
黑白木刻版画的色、力与印痕之美
发布时间:2018-02-03        浏览次数:186        返回列表

黑白木刻版画是用“木板”印制出来的美术作品;而“木板”又是画家以刀向木刻制出来的图形,因此,木刻版画作品有其独特之处:造型简练概括;有色彩的终极黑白之艺术美;有木刀所形成的力之美;有因印刷而独具的印痕肌理之美。

欣赏黑白木刻版画,除了要了解一些版画专业知识及制作过程外,更重要的应具有一定的版画艺术修养。

一.理解木刻的色彩之美

黑白木[来自wWw.lW5u.CoM]刻版画是极度矛盾的统一体。只通过黑白两种极限色彩表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着极强的象征性,非黑即白,十分精简,给欣赏者以无限联想的余地。两种色彩同时出现看似僵持生硬,但是它的高妙处恰恰在于黑白互相依

存从而使双方向协调中发展。黑依

靠白显示黑的形象,白通过黑的帮

助来表达自己的存在,在相互作用

中带上新的性质,从而达到更新和

升华。如:图(一)这幅作品黑白处理

洗练,画面中白色的墙壁、衬布与人

体,黑色的坐椅、小桌、花瓶互相衬托而转化,黑白对比关系恰到好处;图(二),女人白面黑身的强烈对比起到刺激视觉注意的作用,黑色在这里除了隐秘性外并不代表肤色,黑色不透明,因而具有坚实之感,反差的强烈,极具视觉冲击力。

二,理解木刻的力之美

黑白木刻版画,画面以刀代笔,在木板上进行刻削制作,完成形象与点线面的组织。木刻中的点就是无数小色块的集合,而木刻中色块均以刀完成,边缘曲中求直,概括而坚实厚重。木刻中的线,简洁而具想象力,与刀法的表现紧密相关。木刻作品突出轮廓线与表现结构的有力线条,古朴、豪放、气势雄浑,充满无限生命力,线条的精细、苍涩和刻刀造成的金石之昧,均渗透出一股自然的“力之美”。而优秀的木刻往往又能创造出作品的内在的力之美。如珂勒惠支的《母亲们》(图三)引王弘历先生的评论:画面母亲们相

互挤压,拢缩成“一个坚实的团块,

没有背景,母亲和孩子们是战争的

受害者,面对敌人的屠刀,她们非

常恐惧,但仍团结一块保护孩子。

块形的下部基本全黑且稍宽。有稳

定感,象征母爱促使她们坚如磐

石,而这个团块又有一种不屈不挠

地向四周扩张的力量感,象征着母亲们的反抗精神,这个团块就是复合主体,无法把哪位母亲迁移出去,而且也无需背景,母亲们紧张、愤怒、仇恨的目光已把画外敌情告诉了我们。”(引自《黑白画理》131页)不能不说这幅木刻作品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

三.理解木刻的印痕肌理之美

木刻作品是由刻好的版经过磨压印制、印刷在纸面上的。由于材质(木板、油墨、纸)的关系,使得印刷完成的木刻作品独有一种“印痕肌理”之美。也就是通过刻刀在木板上运动、镂刻的痕迹所产生的图形,与木质本身肌理共同反映到画面上的效果,再用油墨拓印到纸上所产生的视觉特征。突出了木刻作品的刀、木、墨、纸这“四昧”融合的效果,使作品工整而精致,有很强的装饰性。

木刻版画的作者常常攫取自然中和主观中的精英来集中表现自己的情感,以洗练的方式单刀直入。有大刀阔斧的,也有柔和细腻的,有具象也有抽象的。不管怎样,[来自wWW.lw5u.com]欣赏黑白木刻版画作品,需要不断提高版画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