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剧影月报》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浅谈评弹的演出和评弹的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浅谈评弹的演出和评弹的教学
发布时间:2018-02-03        浏览次数:99        返回列表

杨衣云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个好地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古迹,人人向往。”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孕育出了独特的江南文化,而苏州评弹就是这座历史古城的文化名片。

评弹的传承

评弹是至今还流传在江浙沪一带的民间演出形式,每天从城市到乡镇,在每一个新农村的社区里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听众,是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珍珠塔》的“落难公子中状元”,《西厢记》的“私定终身后花园”,《孟丽君》的“女扮男装”,《三笑》的“风流才子”都是听众津津乐道的题材,也是评弹演员必须要传承的经典。

评弹的与时俱进

谈到与时俱进要一分为二。一是传统经典的与时俱进。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即使是传统和经典也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珍珠塔》以前的主题是势力和反对势力,但是用《珍珠塔》一句唱词:天下谁人不势力?就放在当今的社会也是现状,所以不妨积极地面对。同样用《珍珠塔》的一句唱词:大丈夫不得不成名,幸而势力得功名。现在的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在外国都还得靠自己,还得靠实力,靠你自己的真才实学,“有作为,才有地位!”这样的主题对青年也是有正面引导作用的,[来自wWw.lW5u.CoM]因此传统的《珍珠塔》放到现在同样可以引起共鸣。

二是要大胆创作,但是创作关键还是在于学习。其实现在学习的机会太多了,每天看报纸,看新闻,上网络,都可以把最新、最及时的信息穿插到当天的演出中,效果很好。在书店里更是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历史,有故事,应有尽有,随时随地可以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书,只有多看书,才能找到适合改编的故事,为创作找到“底本”。因为一部新书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需要“底本”,需要改编,需要创新,但一定要先找到它的根,而看书是最好最容易的办法。接下来就是电视了,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五花八门,你从中总能找到感兴趣的题材,关键是你怎么看,是娱乐还是消遣,实际上是要让电视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要做一个有心人。而我自编自演的历史长篇弹词《大汉吕后》《大汉风云》就是从《百家讲坛》中得到的启发。

最后就是怎么去写了?一定要换位思考:你是观众,你会喜欢听什么样的故事?把自己先当观众,摒除一些落俗套的方法和情节,制造点悬念,令人意想不到,这样写出来的书“有听头”。当然还是要运用评弹的手法,去设置情节。当然有些情节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有些是可以创作的,真真假假,这样的说书就有说服力,但一切都要合情合理。

演员切忌在台上口若悬河,无凭无据,愚弄观众,因为现在的观众有些是高级知识分子,甚至不用查就知道历史,更何况今天是信息社会,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可以随时去查证,所以一旦演员胡编乱造,那你的可信度就没了,那对于你说的话,说的书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现在的作品创作一定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让大家尽可能地去了解历史,而不是篡改历史。而正史,野史,民间故事等等,都尽量为我所用。虽然有些观点只是一家之词,但是作为演员就可以吸收和利用,或作为穿插,或作为评论都是很不错的题材,最关键是观众要听,这就增加了观众对演员的可信度和支持度,这是至关重要的。

评弹的振兴

1981年4月5日陈云老首长提出的要求到今天还是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评弹的振兴,关键在于“出人出书走正路”。它要求我们评弹工作者要明确方向,要有利于国家,要有利于社会,要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思想情操和精神文明建设。

无论是出人还是出书都要“走正路”。出人,演员的艺术态度要积极向上,作风正派;出书,演出的书目要内容正面,健康积极。无论是出人还是出书都要符合国家政策,社会主流,人民利益,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这才是评弹事业发展的正路。

评弹的[来自wwW.lw5u.coM]教学

因为校团联动的原因,我有机会作为团聘老师到评弹学校任教,虽然我在教学上毫无经验,但是我知道教育者必须自己先受到教育。作为评弹演员任教一定要有责任心,历史感,要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要考虑是否对学生有利有帮助,要做到对学生负责。

在教学中参与的教材都是评弹中的经典作品,如《玉蜻蜓——庵堂认母》《珍珠塔——逼唱道情》《啼笑因缘——初约先农坛》等,虽然当年都学过,这么多年也一直演出过,但是要教学生了,就必须要做到细致、认真、谨慎。所以在教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查资料,查历史,做ppt,做教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通过教学的经历才发现要培养一个学生说评弹比自己演出更难,也更累。但评弹需要接班人,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对学生更要求支持和帮助,耐心和爱心,对我们有七分好才鼓掌,对于学生,有三分好就要鼓励。因为他们是评弹的未来和希望。

评弹教学的收获

在校期间我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要教好学生,我自己就绝不能不懂、不会、不明白。在这期间我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弄明白了许多以前不重视或不知道的理论知识。只有做到心里有底,才能顺利完成一个个的教学工作。

也正是通过这些再学习,无形中帮助了自己演出质量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基本功的扎实是何等的重要,在演出中更觉得得心应手。也正是参与了教学工作更深刻理解了“先学做人,再学艺术”的含义,“人正影不斜”的道理以及陈云老首长说的:“出人出书走正路”的重要性。教师必须是一位好演员,演员也必须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和演员的角色互换让我更贴近生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