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学术论坛》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收录期刊: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决策研究
杂志文章正文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决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次数:1101        返回列表

任宣羽

[摘要]文章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充分地认识和科学评价工业遗产的价值,针对不同价值的工业遗产作出不同的决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决策

[作者简介]任宣羽,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专业博士生,四川 成都610064;攀枝花学院教师,四川 攀枝花617000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0)01-0130 -05

一、城市化进程中必然面对的遗产问题

截至2007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4. 9%,据测算,到202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60%左右,达到中[来自www.lw5u.Com]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大约为1500万,与之相应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又需新投入1200多亿元,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是直接而且明显的。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水平越高,中央商务区(CBD)也会随之扩大,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越大。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中心城区的土地拥有较高的级差效益,理所当然地也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许多的大城市难以“保留古城,另辟新城”,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严格控制农用土地的征用,城市建设重点就转到了对旧城区的开发和城市的扩容上。在利益的驱动下,把原本具有城市特色的历史街区进行推倒,建立起了风格雷同的高楼大厦;在利益驱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把原本地处城市近郊的现在已成为城市的次中心的工业企业外迁,使得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街区和具有文物价值的工业企业几乎全部消失。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随着信息化的加剧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必将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一般处于城市良好地段的工业企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体制转型和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调整等多重压力作用下,这些曾经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老企业成为了城市大量的工业遗产,从当初的大拆大建到拆与保、废弃与再利用的激烈碰撞,到北京“798”工厂和“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区”等城市工业遗产被列入普查对象和对工业遗产的充分再利用,人们对于城市工业遗产的态度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决策者和经营者如何对待曾经为城市作出较大贡献的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如何再利用,成为了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重要课题和难题。

二、工业遗产历程

(一)国外的工业遗产起源和发展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及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的60~ 70年代,这些国家学术界纷纷成立工业考古组织,研究和保护工业遗产。工业考古主要是对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物质性的工业遗迹和遗物的记录和保护。工业考古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工业遗产”意识,以博物馆为主要形式保护了大量的工业文物,满足并吸引了部分具有特殊兴趣的人们和旅行社的观光,从而使工业遗产旅游得到最初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首先出现了工业衰退和逆工业化的现象,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开始对工业遗产进行重新思考和评价。英、德等国家在对衰退地区考察研究以后,提出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希望通过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处理工业废弃地和解决传统工业区衰退问题,这使得工业遗产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德国在鲁尔工业区开展的工业遗产旅游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他们把旧厂房重新整修开辟为工业展览馆,把废弃的车间改装为音乐厅和会议厅,把一些旧仓库改造成为饭馆或宾馆等等。这些较为成功的工业遗产利用案例逐渐唤醒了人们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意识,人们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研究;对文化遗产价值稍低的工业遗迹进行了充分的再利用;也对那些没有价值的废弃工厂等采取了推倒重新利用土地的做法。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开始关注世界遗产种类的均衡性、代表性与可信性,把工业遗产纳入世界遗产类型,特别是在2003年7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 TICCIH)拟定了《下塔吉尔宪章》,确定了工业遗存的定义、价值、法律保护、维护以及教育等内容。

(二)我国的工业遗产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不断地扩大,需要更多的城市用地以及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遗产才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4月1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与江苏省文物局、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主题是“保护工业遗产”,并产生了我国首个工业遗产的保护性纲领文件——《无锡建议》,强调要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无锡建议》界定我国的工业遗产的范围、工业遗产正受到的威胁和保护工业遗产的途径等内容。

在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较成功的案例有:台湾著名建筑师登琨艳创立的“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区”,保护了苏州河旧建筑而获得“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北京“798”厂区环境与建筑本身带有强烈的、鲜明的时代烙印,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受到了艺术家们的青睐,在奥运会期间成为了中外游客到北京必游的景点之一;中山市的岐江公园成功的开发等均成为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较成功的典范。

三、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决策

(一)工业遗产的分级与再利用原则

工业遗产分为狭义的工业遗产和广义的工业遗产。狭义的工业遗产就是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 TICCIH)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界定: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广义的工业遗产包括:工业文化遗产、工业遗迹、工业遗留三种工业遗存。“工业文化遗产”,它们作为工业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和物质遗存,应当受到完全的保存,利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原真性的展示和科学研究,如博物馆模式;“工业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略低于工业文化遗产,同时具备较大的开发空间,可以采取在部分保留或风貌保留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再利用,如开发创意园区等;“工业遗留”是指大量性的城市工厂废弃的场地和工业设备等,几乎没有或者只有极少量的工业文化遗产。土地作为有限资源,城市是不容许这样的废弃物占据宝贵的资源,对于工业遗留则无需进行保留,应进行整体性推倒重建,开发房地产或作为城市其他的用地。

工业遗产应按资源的价值来确定其保护程度、再利用原则以及再利用的方式。工业遗产按广义的工业遗产划分的三个等级进行不同层次和序列的保护和再利用原则,如表1所示。

(二)工业遗产的决策

工业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城市的特色,正在随同市民的集体记忆遭到不同程度毁损,如同我们不能回到过去的时间——公共遗产一旦遭到破坏也不可能恢复,公共遗产一旦消逝,其视觉及形体亦将渐渐从我们的记忆中褪色。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城市也步人了新的发展阶段: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城市面临着产业的重新布局与调整,“退二进三”,“退二优三”式的功能置换、老工业基地转型三方面成为产业用地调整的典型动力,一般占据了城市良好地段的大量的工业企业就成了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在此过程中,许多城市正以“一天推倒50座烟囱的速度进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国工业遗产经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毁灭,以极快的速度消逝,这种简单地推平重建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对工业遗产的废弃与利用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中,应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作出整体性的科学决策。

AHP决策分析方法可以为工业遗产的决策提供良好的决策思路,通过分析工业遗产的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将系统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划归不同层次,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将每一层次的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判断,按照一定的标度理论,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得到各因素的相对重要度,从而建立权重向量。其主要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指标选择应根据全面性、合理性、准确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工业遗产的价值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基于这些原则和目标,建立层次结构(图1)。图l中A层为目标层,以评价工业遗产在城市中的价值为目标;[来自wwW.lw5u.CoM]B层为准则层;C层为指标层;D层为方案层。

(2)构造判断矩阵。根据标度理论(表2),并以A表示目标,αi、αj(i,j=l,2,3…,n)表示因素;αi表示αi对α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并由αij组成判断矩阵P=(αij)mxn。

(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P的特征根AW=λmaxW的解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的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以CI=λmax-n/n-1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如表3所示;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10时,认为单层次排序的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4)层次总排序。最高层到最低层的权值按

四、应用实例——以攀枝花市501电厂决策为例

501电厂是攀枝花1964年建市以来的第一座电厂,担负着市区的供电任务。该电厂地处市中区的金沙江畔,交通便利,总占地面积800亩。随着攀枝花市水利发电的兴起,加之该火力发电厂污染较严重、经济效益差,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其关闭,但是该电厂曾经对攀枝花市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对其保留还是推倒重建的决策过程中,运用了AHP评价决策方式对该厂作出了决策。其决策的过程如下:

(1)首先,按图l建立决策模型,再由文物、经济、旅游等专家对判断矩阵的不同因素进行打分评价,以此来确定判断矩阵各要素两两间的重要性。

(2)其次,计算准则层、指标层和措施层的个因素的相对权重,计算结果如下:

λ=3.064, CI =0.032, RI =0.58, CR =0.056

CI =0. 059 , RI = 0. 874 , CR = 0. 068

CI=1.845, RI=19.453, CR=0.095

(3)结果分析。从决策的结果来看,攀枝花市对501电厂的决策优先顺序为:D3(推倒重建)>D2(风貌保留并利用)>DI(保留并保护)。

501厂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而其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对较低。为了城市的发展,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最终决定把原火力发电厂全部拆除,在原址兴建起一个大型的建材交易中心。目前,该建材交易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既要发展又要保护好文化遗产的矛盾中,也要对工业遗产作出科学的评价。要把那些有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人类工业文化遗产毫不犹豫地进行完整性地保护下来;也要对历史文化价值略低于工业文化遗产的工业遗迹加充分地再利用;对那些毫无文化遗产价值的工业遗留进行推倒重建,到达保护与利用的目的,实现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城市旧城改造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

[2]张毅杉,夏健.塑造再生的城市细胞——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城市规划,2008.32(2).

[3]阙雏民.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2006第1卷,(3).

[4]闵洁.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5).

[5]Cho Dai - Sung. Urban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 Culture Environment[J].ARCHITECTURE ,1996.

[6]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4.

[7]李辉,周武忠.我国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研究述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增刊).

[8]赵焕臣,等.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9]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