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有这过这样的经历:与人大吵或者独自气恼的时候,往往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想吃,有人前来劝慰,心里知道对方一片好心,嘴里说的却是:都被某某某气饱了,哪里还用吃东西?
人真的可以被气饱吗?肯定不是的,但气恼确实可以减低人的食欲,甚至造成反胃、厌食等不良症状。
气郁体质中那些偏瘦、脸色暗黄的人,往往就是长期食欲不佳的代表人物。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典型的表象:吃什么都不香。看到别人吃得香喷喷热辣辣,心想着应该味道不错,但自己吃了几口,很快就没胃口了——不得满腔怨气,得之,却只想弃。倘若将吃饭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强迫自己吃,不仅心里更憋屈,营养吸收不好,还可能造成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问题。“开开心心地吃”和“皱着眉头咽下去”可是完全相反的结果。
如何是好?
要解开这千千结,还得从体质上找根源。
我们知道,气郁的形成,源于“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体内,因此,疏通气机方为气郁体质者的养生根本。《金匮勾玄·六郁》说:“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气郁者的食欲不振,乃脾胃气机郁结引起,造成所谓的“食郁”。脾胃乃后天之本,浊气结聚于此,损害了它的正常运行,使得它们怠工、罢工,甚至病痛,消化不能顺畅进行,排泄不利,人自然没有好胃口、好脸色。此时补气血,润脾胃,都不能见到好效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先疏通脾胃处郁结的气机。
正如开门不需大铁锤,一把钥匙定乾坤——“开胃功”就是我给食郁者打造的养生金钥匙。
★选择笔直的门板或光洁的墙壁。
★全身放松,将头、背、臀三点贴着门板或墙壁(两脚跟距门板或墙根约两拳远,两脚距离与肩同宽)。
★上身持续贴着墙,双腿则缓缓屈膝下蹲,直至臀部与脚跟为一拳的距离。同时双掌覆盖在膝盖上,中指轻轻地扣掐着膝部的“犊鼻穴”(该穴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下蹲时,配合吐纳运气法的“嗨”字诀,动作与吐纳一致。
★腰背离开墙壁,双脚跟提起,重心集中于脚趾尖上,顺势将脚向前推,身体保持平衡,使得腰、臀、背离开墙壁,悬空,只让后脑勺靠着门板(须注意,全身放松,不必使劲)。这时的胸、腹部都应挺起来成一直线,恰好使得胃肠受到适当运动。在此动作中,配合吐纳运气的“肆”宇诀,动作与吐纳法一致。
★照第4项操练,返回原来的蹲势,慢慢将脚跟落平,肩、背、腰、臀贴着门板,还原时配合“酶”宇诀。
如此来回蹲下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支持能力来定量。三五次,七八次都行。收功时,就慢慢贴着门板站起来。许多练习者反应,功夫纯熟后,只需用肩顶住门板,往往一挺就站起来了。
做法其实并不复杂,但一定要持之以恒,毕竟,好脾胃,得靠养。师傅带进门,修行还得靠个人!
开胃功练完之后,倘若不觉得疲惫,还可着重按压犊鼻穴。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为后天之本,取此穴可助于气血运行,起到通经活络、理气消肿的作用。如果感觉此穴特别坚硬,最好先用热水泡一泡,舒缓一下,方才点按,力度由轻到重,寒则泻之,热则补之。
《灵枢·本输》:“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就是说,此穴必须屈膝方能找到,这点还需提起注意。